作品集結束語怎么寫(作品集結束語怎么寫范文)
2023-04-25 08:29:32
安徽首檔廣播戶外真人秀節目
安徽城市之聲《跑神計劃》
全 新 2.0升 級 版
又要炫酷開跑啦!
10月21日、22日兩天
《酷跑行動
將來到宣城市績溪縣
采集素材、錄制節目啦!
績溪縣仁里景區
安徽城市之聲主播怡子、大胖、虎子
除了安徽城市之聲的主播們,
本期還將有哪位大咖助陣呢?
安徽綜藝頻道《快樂無敵大PK》主持人阿偉
此前阿偉參與《跑神計劃》活動照片
另外還有一位
績溪縣融媒體中心主持人李亞仙子
績溪縣位于安徽省東南部,地處兩山結合帶,兩江分水嶺,縣域面積1126平方公里,交通區位優越,擁有5A級景區1處,4A級景區4處,3A級景區5處。是全國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、中國徽菜之鄉、中國廚師之鄉、中國徽墨之鄉、國家生態文明示范縣、中國天然氧吧。
績溪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,境內古鎮、古村數量眾多,徽派古民居、古道、古水口、古橋、亭廟隨處可見。
績溪自古文風昌盛,名人輩出,誕生了諸如汪華、胡宗憲、胡雪巖、胡天柱、胡適等眾多中外聞名的人物??兿腔丈坦世?,徽菜、徽墨、徽劇的發源地。
績溪美景——山間云涌雄姿現
績溪美景——胡氏宗祠
本期拍攝活動
1 徽風古韻
錦繡龍川-唐祖懷 攝
龍川景區位于績溪縣城東11公里處的瀛洲鎮,地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核心區,所在的龍川村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,該村形如龍舟出海,堪稱風水寶地。景區內水街兩岸,古民居鱗次櫛比,村巷幽幽,粉墻黛瓦,馬頭昂昂,一派徽州古村落意蘊。國家級重點文物單位胡氏宗祠、奕世尚書坊和徽商胡炳衡宅,更是徽派三雕精品中的精品。胡氏宗祠享譽“木雕藝術殿堂”、“江南第一古祠”,奕世尚書坊是盛明時期的石牌坊、徽派石雕的典型代表。
2 徽菜之鄉
徽菜系中國八大菜系之一。烹、炒、燉、煮兼備。重色、重油、重色。盤、盞、鍋皆為菜盛皿,徽菜千姿百態,樣式繁多各異。紅白宴席、招待親朋皆以徽菜。歷經百余年的傳承,徽菜演變為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菜系。
2005年,績溪被中國烹飪協會命名為“中國徽菜之鄉”?;詹颂厣珮O引世人關注、喜愛。其“九碗八”、“八碗六”、“一品鍋”、“烹四盤”、“臭鱖魚”、“毛豆腐”、“石斑魚”等幾百種菜肴受人青睞。
徽菜美食--十碗八
徽菜:徽菜以色香味形俱全而盛行于世,在烹調方法上擅長燒、燉、蒸。燒菜講究軟糯可口、味美雋永,燉菜講究湯醇味鮮、熟透酥嫩,蒸菜著重原汁原味、爽口宜人。
績溪古為吳越之境,吳俗相沿,民風淳和敦樸,民眾聚族而居。宗族制度十分嚴密。為求保安一方,績民崇尚神靈。于是,境內便形成了時節多、神會多、禮儀多的風俗,沿襲了兩千多年。這些融祀祭、飲食、娛樂于一爐的民俗活動的三要素中,又以食為重,這樣,便促使績溪山民們練就了菜肴、面點、糕點等食品的烹飪與制作功夫?;詹嗽谄溆凭玫臍v史發展過程中,以獨特的風味和厚重的文化底蘊,享譽全內外,創造了中華烹飪史上輝煌的一頁,是中國飲食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。
績溪小吃撻馃
績溪水餡包
績溪毛豆腐
績溪胡氏一品鍋
鑄就“徽商”
徽杭古道
績溪舊時屬徽州一府六縣之一,歷經宋元明清四代,形成了獨特的地域文化,明清時期徽商更是稱雄中國商界500多年,有“徽商遍天下”之說。
南宋寶祐年間,大石門人胡旦隨山勢開鑿了通道,這一徽杭古道,從此成為“徑通江浙”的要塞。她的名字叫“江南第一關”,又稱“徽杭鎖鑰”,相傳是明代兵部尚書胡宗憲所賜。關下,就是徽菜的發源地伏嶺鎮。
徽杭古道起于績溪縣伏嶺鎮,經江南第一關、黃茅培、馬頭嶺、雪堂嶺、南天凹,止于皖浙交界的臨安市浙川村,全長25公里,是一條文化內涵深厚的徽商古道,保存有眾多的古村落、古關口、古石板路、古橋、古茶亭、古樹等。
古道始建于唐代,是我國繼“絲綢之路”“茶馬古道”之后的第三條著名古道,沿途風光絕佳, 文化內涵深厚,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近年來連續被評為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、中國體育旅游十佳精品線路、安徽省體育旅游產業基地、安徽省森林旅游示范景區、全國驢友休閑基地、中國十大徒步古道、華東第一精品徒步線路等。
徽杭古道
4 “兩山”融合
既要金山銀山,也要綠水青山??崤芗易鍖淼饺A東地區海拔最高的公路績溪縣皖浙天路。秋天,便是這條天路最有詩意的時節,落葉地與金黃色的萬畝核桃林,讓人置身于色彩的海洋!作為安徽廣電知名美食主播,主播晏大胖將在山林里為大家尋找最好的食材。
皖浙天路
皖浙天路全名叫荊州公路,整條公路依山而建,呈“S”型,共有彎道351處,21個回曲,海拔最高處位于山云嶺隘口,高達1158米,是華東地區名副其實的“唐古拉”。這里不僅是安徽與浙江的通行要道,也是觀光游玩的最佳場所。尤其是金秋時節,山核桃樹葉的金黃,山核桃采摘的豐收場景,賞心悅目。
中國傳統村落-尚村
皖浙天路旁,有一個特別適合慢節奏生活的村莊——千年古村尚村,尚村是典型的徽文化古村落,是古徽州人居與山水完美結合的典范。村里路巷交錯,四通八達;古民居順著山勢高低錯落而筑,素有皖南“十姓九祠”之稱。
尚村曬秋
尚村始建于北宋時期,基本完好的明清古建有60多幢,村里種植300多畝荷花、葵花,營造梯田花海美麗景觀。
尚村民俗文化資源豐厚,原生態的徽劇徽調和極具鄉土氣息的板凳龍、曬秋等徽風民俗。尚村先后榮獲了“中國傳統古村落”、“中國美麗田園”等稱號。